求职难的原因: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作者:蜜职 日期:2024-07-25 浏览:
小A是蜜职的客户,他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他刚从一所还算不错的大学毕业,怀揣着美好憧憬踏上求职路。谁知道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有次面试时,HR看完他的简历,开口就问:“你能接受3000的月薪吗?”这让他瞬间愣住了。他心想,读了四年大学,还是重点专业,怎么连个体面工资都拿不到?接下来的求职经历让这位网友明白,这已经是“常态”了。他描述了一次次面试,一次次失望而归的经历。有家公司甚至明目张胆地对他说:“现在大学生多得是,你要是不愿意,大把人等着呢。”最后,他勉强找到一份月薪3500的工作。虽说是朝九晚五,但工作内容跟专业毫无关系。他说每天看着身边的同事,有的是大专生,有的甚至只有高中学历,让他忍不住怀疑:这四年大学是不是白读了?

莘莘学子怀揣着“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梦想走进校园,期盼着四年后能够学有所成,在社会上找到一席之地。然而,当梦想与现实狠狠撞击之时,年轻人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179万之众。本该是个值得庆贺的数字,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可当看到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时,这喜悦顿时化为忧虑——双一流院校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只有57%;而其中硕博毕业生更惨,普本(非双一流)院校的硕博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33.2%,较去年下降17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普本院校本科毕业生的offer获得率43.9%。

求职难的原因:现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那么,为什么大学生找份工作就那么难?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几个重要因素:
企业缩招裁员、岗位减少: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给各国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国内经济也面临下行压力,不少企业经营困难,不得不采取缩招甚至裁员的措策。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加速取代传统岗位。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就业市场岗位数量大幅减少,而求职者却与日俱增,供需失衡愈发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只要“性价比“最优的。一些岗位甚至要求“985/211硕士以上学历”,让普通本科生望而却步。这种“内卷“使得就业竞争愈发激烈,许多人不得不降低期望,选择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甚至从事快递、外卖等低门槛职业。
高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学了四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这是很多应届生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的问题。许多高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学生们虽然掌握了大量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热门专业扎堆,导致人才供给过剩。比如,近年来金融、计算机等专业一直是考生的首选,但市场对这些专业的需求已经趋于饱和。相反,一些紧缺专业却乏人问津。这种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加剧了就业难题。
期望值与现实脱节:高薪、体面的工作是不少大学生的就业理想,也是家长对子女寄予的厚望。然而,这种期望值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导致许多人宁可读研或者考公务员,甚至“啃老”,也不愿意接受低于预期的工作。
就业形势虽然严峻,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关注市场需求并适时调整职业规划、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而努力拼搏!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