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简历有“空窗期”求职被拒的话题引发热议,无奈的打工人甚至喊话HR,“我们是有空窗期,不是有案底”。坊间“空窗期超过6个月=找不到工作”的传言,无疑给漫漫求职路增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和负担。职业空窗期是指前后两份工作之间不连贯,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比如,你在2022年2月离开上一家公司,直到2023年6月才开始新的面试。中间的1年零4个月就是职业空窗期。
尽管对于空窗期的刻板印象事实存在,但并不意味着每个雇主或招聘人员都会对求职者的空窗期持有负面看法。许多雇主更注重求职者的技能、经验和潜力,而不仅仅看重他们的就业状况。此外,作为求职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空窗期的劣势,例如,自学、参与志愿工作、开展个人项目等,以展示所谓的积极性和专业发展。最近,在职业咨询中遇到了一位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8年的客户,因为6个月空窗期,在面试时被多位HR接连盘问。作为一名中层,辛苦打拼多年之后,遭遇职场变动,苦苦挣扎,他决定停下来休息、思考,重新寻找方向,但他没想到,这个决定会对之后的求职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蜜职的客户中,还有不少名校毕业、有着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的人,却因为各种原因,进入长达数年的“空窗期”。